澳门威士尼斯人(中国)官方网站-百度百科

 
中信联秘书长周剑:从“两基”“两专”视角看数字人才培养
-- 转载自:中信联 AIITRE公众号 | 作者:商务市场部 | 发布时间: 2023-05-08 | 1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工信部、全国工商联和江苏省联合举办的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大会期间,点亮智库、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了“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工作推进会”。会上,点亮智库&中信联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剑对《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才参考模型》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

数字人才是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企业、产业和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转型最大的短板。为明确数字人才的内涵和能力素质要求,引导企业体系化选用育留数字人才,为供需双方构建起统一话语体系,中信联联合有关单位研制了《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才参考模型》标准。点亮智库&中信联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剑在会上围绕数字人才“是什么”“怎么建设”“怎么发展”等问题,对该标准进行了解读。

1、数字人才为什么这么重要?

数字人才为什么这么重要?周剑秘书长分析,一方面,在数字经济时代,最缺的就是数字人才。因为所有的活都要人干,而所有的活都是为了人而干。所以国家围绕数字人才和数字素养的提升部署了一系列政策。

另一方面,从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到数字经济时代的范围经济,数字化转型纵深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时代要求人才是专业化、标准化的,但在数字时代,要求完全不同了。
基于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平台数据分析,目前多数企业面临数字人才储备不足、胜任能力不足、人才结构失衡的严峻挑战。很多企业迫切需要培养同时具备业务能力和数字化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但研究发现,对数字人才来说,仅仅要求复合型是不够的。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数字人才需要灵活响应动态变化的市场和外部环境,不断分析理解各种新变化、新需求,对学习能力、分析洞察能力、全局思考能力、协同协作能力,乃至跨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要想培养数字人才,首先要定义数字人才。《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才参考模型》标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周剑秘书长介绍,这份标准的特点是聚焦转型,从需求方(企业)视角出发,引导企业建设与其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数字人才队伍,并通过提取数字人才的底层逻辑和共性特征,形成了面向全行业、企业全部门、人才全层次通用的数字人才参考模型,对企业的数字人才选用育留极具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2、什么是数字人才?

周剑秘书长认为,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能够胜任数字时代相关的职责、工作或角色的人,在通用意义上都可以叫数字人才。工业时代的专业人才更强调共性,注重专业分工和标准化作业,基于这些人才构建起来的是一种职能型组织;而数字人才更强调彰显个性,注重技能融合和柔性化响应,基于数字人才构建起来的是一种能力型的动态组织。所以数字人才是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他表示,数字人才的总体框架可以分为“两基”和“两专”4个方面的视角。

“两基”是指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基本素质,是指数字人才的德智体美劳要过关。数字时代,数字人才是创新变革最重要的力量,基本素质不到位,承担不了创新工作;基础能力,是指数字人才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两专”是指数字专业能力和数字从业经验。数字专业能力,可以从战略规划、能力建设、技术开发、组织管理、业务运营等维度进行考察和培养;数字从业经验,可以从从业类型、从业岗位、从业资质、从业成绩以及知识成果等维度进行考察和培养。
从这4个视角,《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才参考模型》分别做了细化和展开,系统阐释了数字人才的关键要素,方便企业对标提升。
比如,在专业能力上,该标准具体提出,总体要从过去构建封闭价值体系的静态竞争战略转向动态竞合战略;在战略规划方面,要知道怎么在新的竞合战略下构建新的数字场景、新的价值收益获取模式等;在能力建设方面,强调基于数据驱动的柔性响应和资源整合;在技术开发方面,强调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建设应用、实施、运维;在组织管理方面,强调动态治理、动态运营,有别于工业时代的静态管理、标准化管理;在业务运营方面,更强调响应多样性、个性化、差异性的需求,同时保证高效率、高质量、高可控。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数字人才的五个发展等级——职能级、技能级、领域级、开放级、创造级,以及不同发展等级的基本特征,便于企业更清晰地了解数字人才的成长路径。


3、怎么加快数字人才队伍建设?

周剑表示,下一步,点亮智库&中信联将以标准为牵引,加快数字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数字化治理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支持,分行业、分领域、分场景、分能力地构建起一套从价值到场景到能力到业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不断完善点亮人才平台(peixun.dlttx.cn)。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线上线下人才培养,将各项工作落地,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数字人才队伍。

细化数字人才模型,构建数字人才标准体系。基于《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才参考模型》标准这一通用模型,进一步细分,研制数字人才岗位能力和评价标准等(《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才参考模型》标准起草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搭建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数字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围绕企业数字能力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建立训战融合、全程响应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训体系,并积极探索完善数字人才评价模型、工具、机制等。